我是1988年12月通过考试被录用到榆树法院工作的,在法院工作已有25个年头了,自1995年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以来,在基层法庭审判工作的第一线也有17年了,期间我在农村法庭工作了9年,也是我院目前在基层法庭工作时间最长的女法官,十几年来,我时刻牢记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宗旨,以“让人民满意”为目标,努力实践着“堂堂正正做人、踏踏实实工作”的诺言,把“司法为民”内化于心、外践于行,忠实地履行着法官的神圣职责,十几年来我所审理的3000余起民事案件,无一矛盾激化、无一上访缠诉、无一改判、无一超审限、无一申诉,调撤率接近80%,为辖区的和谐稳定尽了自已应尽的职责,得到了领导、同志们和辖区百姓的认可。
俗话说:良言一句三冬暖。多年的审判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:作为一名优秀的民事法官,不仅要善于运用法律解决纠纷,更重要的是善于运用调解艺术化解矛盾,使对立的双方握手言和,让多年的纠葛一笑泯恩仇。审判实践中我将调解工作作为我办案的更高价值追求,在接手案件时,我用诚心、细心、耐心去探寻案件调解的突破口,化解一起起纷争。我的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:
一、诚心是调解案件的钥匙
所谓诚心,就是以朋友间的真诚去对待每位当事人,把他们看待成自已的朋友。在办案中只要你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他们,和他们心贴心地交谈,以真情唤起他们的良知,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,消除对立情绪,他们才能向你敞开心扉,信任你,这样矛盾就容易解决了。
2009年2月,领导交给我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,领导在交给我这个任务时说:不要小看这起案件,上级法院多次发回重审,诉讼快10年了。我接手该案后了解到:被告曾多次到人大和上级有关部门上访、告状,是个上访老户,还扬言要跳楼,以死相要挟,也是令我院领导非常头疼的一件事。纠纷发生时,原告是一名初中女学生,到我接手案件时,原告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,双方的纠纷仍没有解决,而且被告对法院的抵触情绪也非常大。事情的起因是:被告姐妹俩是经营鞋的商户,2000年的4月份,原告和二被告因价格未成交而发生口角,继而厮打,原告要求二被告赔偿医药费等,二被告否认厮打,不同意赔偿并提出反诉。后因二被告不服判决,先后四次提起上诉。我接手案件后,将该案所有的卷宗材料反复、仔细地进行审阅,弄清了被告对法院抵触情绪的原因所在,我想:此案如能顺利调解,消除被告对法院的抵触情绪是关键。于是我多次联系二被告,开始的时候,被告对我有抵触情绪,将我拒之门外,不给面见,还冷言冷语,我就一次、二次……到她们家等候,她们姐妹俩终于被我的真诚所感动,同意和我见面谈,于是我不失时机,不厌其烦地从情感与道义的角度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明之以法,通过多次反复的调解工作,终于打消了二被告的思想疑虑,使她们相信:法院是最讲理、最可信赖的地方,二被告对我说:我们不差钱,就是为了争口气,既然鲁法官对我们这么真诚,就给鲁法官一个面子,给我们调解调解吧。回过头来,我又去做原告的思想工作:事情已经发生这么多年了,退一步海阔天空,尽早解决矛盾,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上……听了我的一席话,原告也同意和被告协商解决。在我的努力下,有近10年恩怨的双方终于能够心平气和地坐到了一起,在庭前达成了和解协议。原告激动地说:压在心里多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。被告姐妹俩拉住我的手说:如果早点遇到你,我们的这点事也不会拖到今天。这起长达10年的马拉松案,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。
二、细心是调解案件的关键
所谓细心,就是仔细分析每件案件的不同特点,了解掌握每件案件的矛盾焦点、当事人的心态及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,抓住调解时机,使调解工作顺利进行。民事案件无小事,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,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到法院打官司的,许多当事人可能一辈子就进法院一次,法官怎样断案,会让他们记上一辈子,这些看起来平凡、琐碎的小事,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“一日起诉讼,世代结怨仇”。我凭着女性的特点,对每一起案件都认认真真,小心翼翼,拿出十二分的细心,努力找寻案件调解的关键因素。
2007年9月,我审理一起相邻损害赔偿纠纷的案件,原告家的承包田是三年前由水田改的旱田,与被告家的水田相邻,原告前两年种的是大豆,第三年改种了玉米,改种玉米后靠近被告家水田的部分约有一亩地几乎绝收,原告认为是被告家水田防护设施不当漏水造成的,曾几次找当地村委会进行协调,一直没有结果,两家关系逐渐恶化,导致双方一见面就互相谩骂,纠纷经当地村干部多次调解未果,双方矛盾越来越激烈,关系越来越僵,原告要求被告赔偿损失2000元,并提出了鉴定申请。此起案件,虽诉讼标的额不大,但当时临近秋收,案件不及时处理,不仅影响秋收,还可能引起矛盾激化,第二天我就到百里外的被告家,去现场踏查,在向当地村民了解情况的过程中得知:原告与被告妻子有亲属关系,于是我决定本案从亲情入手,来作调解工作。次日,我邀请市农业专家一同到达现场,专家分析了原因得出结论:原告家农作物减产原因多种因素,不能说明是被告家防水设施不当造成,并提出了治理方案。接着我将原、被告一同约到了现场,一方面不失时机地做双方的调解工作:两家乡里乡亲的,双方都尽量退让一步,及时解决纠纷,以免影响秋收,原告的损失,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,不要因此影响亲情关系,让别人看了见笑,另一方面我向双方讲明利害关系:如再僵持下去,不仅影响秋收,还会增加损失,经过我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,被告当即表示马上按照专家的建议采取补救办法,最大限度地减少原告损失, 最终双方相互谅解,握手言和。
三、耐心是调解案件的保障
所谓耐心,就是在处理案件时,耐心地倾听每个当事人的诉说,洞察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动向,有针对性地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,以保障调解工作得以顺利进行。从我接手的每起案件,我都尽可能地做到:认真思考、耐心倾听,拉近与当事人间的距离,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,不时地给予安慰,对不懂法的当事人耐心宣讲法律,使当事人消除疑虑,解开疙瘩。
2011年4月,领导将一起承包合同纠纷的重审案件交给了我,原告是位50多岁的女老板,2009年2月原告和被告签订一份砖厂承包合同,双方约定:原告将她经营的砖厂承包给被告,承包期三年,年承包金10万元,同时还约定如果不按约定给付承包金,原告即收回砖厂并追缴违约金10万元,合同签订后,原告将砖厂承包给了被告,被告开始了生产,2009年11月原告以被告未按约定支付承包金为由,要求终止合同、收回砖厂并要求被告支付违约金10万元,被告反诉原告违约并要求赔偿损失5万元,判决后,被告不服先后两次提起上诉被发回重审,我接手案件后,了解到:双方自纠纷发生以来多次在砖厂发生冲突,影响了砖厂的正常生产,辖区派出所多次介入,原告方对公安机关的处理有意见,认为公安机关偏袒被告方,原告和被告多次到人大和上级有关部门上访,矛盾已非常激化,尤其是原告一见到被告即控制不住自已的情绪。我为了缓和双方矛盾,使他们能够心平气和地做下来协商,首先找到原告,原告对我有抵触,我就先从外围做她亲属的工作,经过几次工作,原告终于同意和我见面了,原告一见到我,就向我哭诉:她精神已快崩溃了……案件如再不能尽快解决,她就到北京上访……。我说:你有什么委屈,就向我倾诉吧,倾听完她的哭诉后,我耐心地向她讲事实,摆道理,耐心地开导她,一次工作不通,两次、三次,直到她想通,经过多次细致耐心地思想工作,原告终于同意和被告面对面地坐到一起协商,于是,我不失时机地做被告工作,把他们找到一起进行协商,一次又一次地……,经过十几次的协商,最后一次从早上8点到晚上点,历时12个小时,双方最终达成了协议,被告当即支付原告10万元现金,原告撤回起诉,被告撤回反诉。原告激动地拉住我的手说:鲁法官可真有耐性,要不是遇到你,我的案子不知啥时才能结案哪!
工作这么多年,也曾受到过朋友的误解,有过很多委屈,但更多的是案件成功调解后的喜悦和快乐,当事人能理解我,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,有的当事人说:鲁法官办案,我们心理托底,案件放在她手,找“人”和不找“人”一个样。多年来,我只是尽到了一个法官应尽的职责,还有很多不足之处,党和人民却给予了我很多荣誉,我曾先后获得过:榆树市 “巾帼十杰”、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百姓贴心人、人民好卫士”、长春市两级法院“调解能手”、“全省优秀法官”等荣誉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是领导和同志们关心、理解和支持的结果。我也深深知道:组织上给予我的这些荣誉是对我工作的鼓励,人民群众对我的信任是对我工作的鞭策。
天高云淡路遥遥,心如皓月照水流。我愿和大家一道,把智慧和力量献给所挚爱的审判事业,做一名让党放心,让人民满意的好法官,在弘扬公平正义的道路上永不停息。